益生菌简述

首页    益生菌讲堂    益生菌简述

益生菌,这一概念最早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对生命有益”(for life)。早在远古时代,人类的日常饮食中就已经含有乳酸发酵类的食品了。20世纪初诺贝尔奖获得者,俄国的免疫学大师——梅契尼可夫(Metchnikoff,1845-1916)的“长寿学说” 指出,巴尔干半岛保加利亚地区居民日常生活中饮用的酸奶中含有大量的乳酸菌,这些乳酸菌能够定殖在人体内,有效地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减少由于肠内有害菌产生的毒素对整个机体的毒害,这是保加利亚地区居民长寿的重要原因。

 

益生菌,简而言之,就是通过摄取适当的量、对食用者的身体健康能发挥有效作用的活菌。常常被称为“友善细菌”(Friendly Bacteri-a)。更具体点,所谓益生菌就是能活着到达小肠,并且抑制有害菌在肠内的繁殖,促进肠道运动,从而提高肠道机能,改善排便状况的有益菌。益生菌是对身体健康有益的友善细菌,它们可以增强和保持肠道的自然平衡,也是对全身健康和免疫系统十分重要的平衡。

益生菌(Probiotics)较为专业的说,是指投入后通过改善宿主肠道菌群生态平衡而发挥有益作用,达到提高宿主(人和动物)健康水平和健康佳态的活菌制剂及其代谢产物。

目前应用于人体的益生菌有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丁酸梭菌和酵母菌等。常见益生菌主要指两大类乳酸菌群:一类为双歧杆菌,常见的有婴儿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等;另一类为乳杆菌,如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罗伊氏乳杆菌等。从安全性角度考虑,目前工业用益生菌主要来源于健康人体,动物和传统食物(发酵乳制品,泡菜等发酵食品)。

以前抗生素能杀灭多种细菌并有效治疗许多疾病,因此得到了大家的青睐。但由抗药性带来的副作用逐渐使人们变得忧心忡忡。而到了21世纪,如何预防疾病成了主流的观念。这时,益生菌产品受到了普遍的接受和喜爱,人们可以不用顾及副作用,随时可以从食品中吸取。具有”已病治病,未病防病,无病保健”的特点。

栖息在人体的数以亿计的细菌,其种类多达400余种,重达两公斤。人体内上千克细菌,绝大多数都与人共生存,形成了一个微小的生态系统,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十分重要。肠道、口腔、皮肤、阴道是人体四大菌库,所包含的细菌种类繁多 ,数量巨大,已分离鉴定的就达数百种。肠道中这些细菌形成了肠内微生态菌群。在这肠内菌群之中除了对身体有益的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外还混杂了对身体有害的细菌。有的对人体有害,称为有害菌;有的对人体有益,称为有益菌。也有介于二者之间的条件致病菌,即在一定条件下会导致人体生病的细菌。所有这些菌形成了肠道微生态平衡。

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就是有益菌家族的优等生。通过产生H2O2、抑菌素、有机酸、二乙酰、乙醛等物质和其他因子,可有效抑制肠道腐败菌生长繁殖、减少毒素、促进排便、改善肠功能,发挥抗肿瘤,免疫调节等保健功能。不同菌株其保健功能不同,相互配合恰当可发挥良好生理功能。益生菌的功效研究目前已涉及到改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降低癌症发生率,提高免疫和控制体重方面。

 

益生菌常见问题

 

1.益生菌是细菌?一提到细菌,许多人就与致病菌等同起来,尽可能“灭菌”。然而细菌并非都是有害的,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细菌等微生物也相当多,一般分为两个范畴: (1)一种是以细菌,霉菌等微生物发酵生产有用的物质,如抗生素、味精、酒、酱油、醋等,此时我们吃的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而非微生物本身;(2)另一种是有益的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我们吃的是菌体本身,如乳酸菌、香菇、灵芝、冬虫夏草、酵母菌等,其中乳酸菌和部分酵母菌则常以活的微生物状态进入人体,这类微生物对人体健康有正面功效。而益生菌主要所指的即是筛选出一部分具有功能性的乳酸菌和酵母菌。

2.抗生素与益生菌的关系?

抗生素就是在非常低浓度下对所有的生命物质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的药物。比如说我们使用的抵抗细菌、病毒、寄生虫的各种药剂,还有抗肿瘤的药物,都属于抗生素的范畴。所以抗生素能杀死益生菌。
抗生素也是药物,进入人体以后发挥治疗效果的同时也会引起很多的不良反应。最明显的是细菌耐药性增强。而摄入益生菌则不需考虑耐药性的问题,基本不会有副反应。

3.双歧因子是不是双歧杆菌,益菌因子是不是益生菌?

不是。双歧因子或益菌因子分别是促进双歧杆菌或益生菌在肠道增殖的物质,属于益生元的范畴。

4.成为益生菌必须符合条件?

能够耐受胃液;胆汁的腐蚀;以存活的状态到达肠内;能够在肠内增殖;被科学实验证明能够改善肠内菌群;能确保安全性;原来就是肠道菌群的一种;存活在食品中并能保持有效的菌数;价廉且容易处理。只有满足了以上条件、才称得上是益生菌。

5.益生菌有必要摄入吗?

我们生活在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压力重重,环境日趋恶化,污染比较严重;饮食结构不合理,畜肉类和油脂类食物消费过多,而谷类食物摄入不足,食品加工过精过细;还有抗生素类药物使用过多过滥等等。这些饮食和环境的变化,都使我们体内的菌群,包括它们的组成、数量和平衡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使我们处于亚健康状态。而体内肠道菌群失调又会引起一系列潜在的疾病。因此,我们十分有必要补充有益菌。

6.谁最需要益生菌?

弱势群体:中老年人,婴儿,儿童和妇女
急需补充人群:
使用抗生素药物者
经常吸烟喝酒者
习惯性便秘者
办公室工作人员、电脑工作人员
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癌症化疗等疾病患者

 

益生菌与益生元

一般可以这么认为,益生元给益生菌提供“食物”,能够被肠道内有益细菌分解吸收,促进有益细菌生长繁殖。大家所熟悉的双歧因子就是促进肠内双歧杆菌生长的益生元。

益生元(Prebiotics)是指不易被消化的食品成分,通过选择性的刺激一种或几种细菌的生长与活性而对寄主产生有益的影响,从而改善寄主健康的物质。

合生元(Synbiotics)是指益生菌和益生元并存起到协同作用的制剂。

益生元的种类

益生元主要包括各种寡糖类物质(Oligosaccharides)或称低聚糖(由2~10个分子单糖组成)。更概括的说法是功能性低聚糖。

功能性低聚糖包括低聚异麦芽糖、低聚半乳糖、低聚果糖、低聚乳果糖、乳酮糖、大豆低聚糖、低聚木糖、帕拉金糖、耦合果糖、低聚龙胆糖等,其中,除了低聚龙胆糖无甜味反具有柔和的提神苦味外,其余的均带有程度不一的甜味,可作为功能性甜味剂用来替代或部分替代食品中的蔗糖。迄今为止,已知的功能性低聚糖有1000多种,自然界中只有少数食品中含有天然的功能性低聚糖,例如:洋葱、大蒜、芒壳、天门冬、菊苣根和洋蓟块茎等含有低聚果糖,大豆中含有大豆低聚糖(由水苏糖、棉子糖和蔗糖组成的混合物)。

益生元还包括非碳水化合物物质。理论上来讲,任何可以减少有害菌种,而有益于促进健康的菌种增殖或增加有益代谢的物质都可以叫做益生元。

所以有一些有机酸及其盐类,如葡萄糖酸和葡萄糖酸钙以及某些如人参、枸杞、黄芪等或茶叶提取物的中草药类,也能起到益生元的作用。

益生元的作用

低聚糖难被人体所消化,同时蛀牙、肥胖症、高血脂,糖尿病等都同食糖摄取过多有着密切关系,这种益生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有助于改善肠道菌群和替代蔗糖作用上。低聚糖主要的副作用是对寡糖敏感的人的肠胃胀气和膨胀感。

1.促使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增殖,发挥益生菌作用。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发酵益生元产生短链有机酸(主要是乙酸和乳酸)和一些抗菌物质。从而降低肠pH 值 。

2.抑制病原菌和腹泻,防止或减轻便秘。通过有益菌的繁殖增多,肠pH 值的降低,抑制有害细菌生长,从而达到调整肠道菌群,促进机体健康的目的。酸性物质能刺激肠道蠕动,增加粪便湿润度并保持一定的渗透压,从而防止便秘的发生。

3.减少有毒发酵产物及有害细菌酶的产生,保护肝脏。碳水化合物的发酵一般产生无害或有益的终产物,然而蛋白质发酵则导致潜在的有害物质的生成。加强碳水化合物发酵可以抑制蛋白质发酵,减少有毒物质的生成,进而保护解毒器官—-肝脏。

4.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血压。这个是通过对益生菌的增殖而发挥间接作用。

5.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癌。益生元本身对免疫系统无任何作用,但是通过改变肠菌落从而可能影响免疫系统。双歧杆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能够起抗癌作用。这种抗癌作用归功于双歧杆菌的细胞、细胞壁成分和胞外分泌物。蛋白质发酵产物会提高患直肠癌的风险,碳水化合物发酵增加和蛋白质发酵的抑制降低了直肠癌发病的可能。

6.生成营养物质,低能量或无能量且不会引起牙齿龋变。促进有益菌生长,产生的营养物质增多(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4、维生素B12、烟酸和叶酸)。功能性低聚糖很难或不被人体消化吸收,所提供的能量值很低或根本没有,故可在低能量食品中发挥作用。龋齿是由于口腔微生物特别是突变链球菌侵蚀而引起的,功能性低聚糖因为不是这些口腔微生物的合适作用底物,因此不会引起牙齿龋变。

 

安全的益生菌

 

益生菌的安全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应用于人类的益生菌最好来自人体;
②益生菌必须从健康人的肠道中分离;
③益生菌必须经过一定时间证明其无致病性;
④益生菌不能有与一些疾病(如心内膜炎、肠道不适症)相联系的历史;
⑤益生菌不能使胆盐早期解离;
⑥益生菌不能携带可以转移的抗抗生素基因。

安全性是对益生菌的基本要求
虽然目前的益生菌基本从传统发酵食品和人体微生态系中筛选,但也不可能完全保证其安全性,主要原因有两点:(1)致病菌和安全使用菌株之间的界限并不清晰。(2) 某些菌株在遗传上不稳定,基因易发生改变。据报道,极少的几例乳酸菌从受感染的组织中分离出来。其中一例鼠李糖乳杆菌被认为引起了中年男性的心内膜炎。可是实验证明LGG鼠李糖乳杆菌不会引起感染。说明尽管益生菌产品被大量安全消费了好多年,偶然的严重感染,尤其是对于免疫力低下的病人,还是可能发生。但是这种感染只发生在免疫力较低的人身上,而且发生的几率少之又少。还有一些重症胰腺炎患者食用某些益生菌导致肠道局部缺血。乳杆菌天生显示出广泛的抗生素抗性,如万古霉素,但在多数情况下这种抗生素抗性不属于可传递型。具有非传递型抗生素抗性的乳杆菌通常不需为安全性的考虑。

出于对安全性的考虑,许多益生菌的安全性评价系统被建立起来。
益生菌的安全性评价可以有以下途径:
对益生菌株固有特性的研究;
对益生菌株的药物代谢研究;
对益生菌株和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2016年8月26日 10:00
浏览量:0
收藏